1.快遞
快遞(Express),又叫速遞(Courier),是兼有郵遞功能的門對門物流活動,即指快遞公司通過鐵路、公路和空運等交通工具,對客戶貨物進行快速投遞。快遞這個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它是指承運方將托運方指定在特定時間內運達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運輸方式,運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標客戶手中。
快遞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70年代隨著美國放松航空貨運管制而繁榮,80年代走出美國,而快遞在中國的出現是在90年代。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間的貿易壁壘不斷消除,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活動愈加活躍,生產、經營和社會活動趨于高效率和快節奏,時間價值越來越重要,大量的樣品、單證、商務函件、資料的快速傳遞需求,為函件快遞業者提供了大量的貨源。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產品大都體積小、重量輕,但貨值卻很高,占用流動資金很大,需要高效的快遞服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快遞業的發展甚至與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北美、歐洲的經濟復蘇導致了現代快遞業的逐步形成。7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開始領先,日本幾家瀕臨倒閉的按傳統經營的公司紛紛效仿西方,轉變成經營快遞的公司,并引入符合日本特點的服務項目,從而使日本的快遞服務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進入80年代,“亞洲四小龍” 的崛起,世界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捷足先登,使得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等地的快遞業從無到有,20 世紀末期,成為大型快遞公司的主要貨源集散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21世紀初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云涌,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于同年GDP的增長率。
在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高速發展態勢下,快遞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據2016年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5.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2%,實物商品網絡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2.6%。也就是說,平均我們每買100件商品就有12件是從網上購買的,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快遞大國,www.gzsd56.com快遞業務近6年都保持以50%的速度高速增長,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有300多億件,占全球快遞業的40%。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網絡為第一階梯,“四通一達” 為第二階梯的物流格局。2017年5月,馬云在第二屆全球物流智能峰會上指出,2017年,中國每天的快遞量為1 億多件,未來6~8年,中國每天的快遞總量為10億多件,這將對我國的快遞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我國快遞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快遞企業品牌也開始在國際快遞業上嶄露頭角,其中菜鳥網絡、順豐等企業正積極地擴展海外市場,積極發出中國快遞業的聲音。順豐國際快遞服務網絡已經覆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日本、泰國、越南、蒙古、印度尼西亞、印度、柬埔寨、緬甸、文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巴基斯坦、菲律賓、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和歐盟各國,快遞可送達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儼然已成為中國快遞業走向世界的代表。
【拓展鏈接】
在物流方面,中國用10年時間趕超了美國、日本等國100年的努力。未來10年,將面對巨大的挑戰,也將帶來更大的改變。未來5~8年,每天會產生10億件的包裹,物流企業必須協同作戰。希望物流公司高度重視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以技術引領物流的發展。可在優酷等視頻網站上搜索“2017馬云全球智慧物流峰會演講”,了解他對物流企業未來布局的見解。
2.快遞與物流的關系
聯系:
——物流包括的范圍廣,快遞屬于物流,從供應鏈視角看,物流包括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而快遞是銷售物流中的一部分。
區別:
——快遞以商務文件、小包裹等為遞送對象;物流以大中型物品為運輸對
——快遞上門取貨、送貨上門;物流一般較少上門取貨,且送貨到工廠、門店,而不是個
——收費方式:快遞以公斤收費,物流以噸收費。
——速度:快遞速度快,物流速度相對慢。
——快遞對城市配送和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