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物流是指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的重要載體,也是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介紹,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14.7%,較2012年下降3.3個百分點。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貿物流的現代化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總體運行效率仍然不高,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區域物流發展不均衡、境外物流網絡不足、冷鏈物流發展滯后、缺少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為推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日前,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培育一批有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商貿物流企業。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介紹,推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建設現代流通體系的主動作為,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據介紹,開展專項行動,將加快提升我國商貿物流網絡化、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全球化水平,促進商貿物流提質降本增效,有利于更大范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提高國民經濟總體運行效率;有利于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物流配送和消費服務體驗,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認為,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其中,商貿物流對于促進消費升級、發展強大國內市場的作用更加明顯。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表示,《計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促進商貿物流提質降本增效。通過發揮商貿物流節點城市功能,完善城鄉、區域商貿物流體系,提高商貿物流運行效率;通過標準化、信息化、協同化建設,降低商貿物流運行成本;通過促進冷鏈、綠色和便利化發展,提升商貿物流運行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商貿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商務部還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5點保障措施:即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優化交通運輸、城市車輛通行等方面管理,降低商貿物流企業的制度成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地方加大用地、財政、金融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和商貿物流企業的要素成本;完善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建立商貿物流重點企業聯系名單,支持名單內企業參與有關試點示范工作。按照市場化原則,提高對名單內企業的金融服務效率;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完善政府購買行業協會服務制度,充分發揮有關行業協會在統計、標準、課題研究、人才培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商貿物流行業統計。加強商貿物流行業統計監測和信息發布,及時反映行業動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企業高水平運營提供精確指引。
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
圍繞發展目標,《專項行動計劃》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主要分為五個方面。一是健全商貿物流網絡方面,從城鄉、區域、國際等維度加強商貿物流網絡建設,包括優化網絡布局、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建設國際物流網絡等。二是推廣應用技術標準方面,提升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夯實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基礎。三是優化組織方式方面,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提升供應鏈物流管理水平,加快推進冷鏈物流發展,健全綠色物流體系,推動業態模式創新,提升商貿物流的組織化、專業化、綠色化水平。四是提升國際物流效率方面,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推進跨境通關便利化,不斷提升跨境貿易通關效率,充分發揮商貿物流連接境內外市場的作用。五是培育市場主體方面,著力培育商貿物流骨干企業,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專業服務水平。
其中,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方面提出圍繞國家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探索建立商貿物流一體化工作機制,提升區域內城市群、都市圈商貿物流規劃、政策、標準和管理協同水平。優化整合區域商貿物流設施布局,加強功能銜接互補,減少和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區域物流資源集中度和商貿物流總體運行效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專項行動計劃》旨在提升商貿物流的現代化水平,推動其降本增效,在適應消費升級需要和擴大消費方面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建設國際物流網絡,有效促進健全供需適配的市場機制,釋放有效需求潛力;通過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能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沖擊,提高供需對接的組織效率,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通過加快推廣商貿物流應用技術標準,能有效助力建設高標準統一大市場,增強國內供給對升級類消費需求的適配性,能增強廣大中低收入群體的購買力;通過培育有競爭力和影響力市場主體,能夠提升國內市場的磁吸力,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現實中,商貿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區域戰略實施的成效突出。今年5月,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在京津冀現代商貿物流發展高端會議上表示,區域性市場和物流中心疏解與承接地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北京市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超900多個,其很多疏解項目已經在津冀落地發展。
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張愛國表示,商貿物流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自2017年起,天津緊緊圍繞“一基地三區”定位,從大局和長遠出發,科學選擇承接領域和行業方向,構建起"1+16"承接格局,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各具優勢、特色鮮明的亮點載體建設,形成承接的規模效益和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