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博截圖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張文婷)近日,北京物美京門商貿有限公司西安門店的1件進口豬肉和龍眼、火龍果、臍橙、奇異果等4件進口水果涂抹混檢的檢測結果呈弱陽性,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狀態下,如何購買食用進口冷鏈食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北京疾控相關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選購時:這四點不能忘
一是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
二是購買預包裝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做好外包裝清潔消毒。
三是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四是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鏈生鮮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并做好自我防護。
清洗加工時:做到生熟分開,分類分區儲存
北京疾控相關專家建議,食物清洗加工時,要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過程中、完成后都要注意手部衛生。同時,食材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鏈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對于進口冷鏈食品的儲存應遵循分類分區儲存原則,放入冰箱前,應先裝入干凈的食品袋,避免食品間交叉污染,包裝上注明日期,避免長時間存放。在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盡可能固定區域存放,生鮮食品需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層。
在清洗或接觸冷鏈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在處理冷鏈食品時一定防止飛濺,避免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避免生吃,做到燒熟煮透
烹調食用冷鏈食品時,加工烹調應做到燒熟煮透。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
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及肉類,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盡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
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后一旦出現發熱、腹瀉癥狀,要及時到發熱門診或腸道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以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