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執法人員首先來到宏業食品大市場E區一水產店,對該店貯存銷售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店內有一箱剛從冷庫中取出的進口冷凍水產品,從產品外包裝上看出,這是來自印度的凍帶魚。經營戶說,這批凍帶魚從福建購進。在產品外包裝上,除了有產品名稱和地區外,沒有其他標簽,也沒有來自“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生成的追溯碼。現場,經營戶未能提供該批冷凍水產品的相關資質,即“五證一碼”(海關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消殺證明、安徽省內集中監管倉的《出庫證明》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生成的追溯碼)。據執法人員介紹,這批進口冷凍食品未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備,也沒有進入我省境內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屬于違規經營。
隨后,在該水產店的冷庫和宏業食品大市場冷庫1號庫中,均查出該水產店儲存的大量進口冷凍食品,有帶魚、鱈魚等等以及其他水產品店銷售的進口冷凍大蝦。這些冷凍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沒有追溯碼。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疫情防控,嚴密防范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播風險,日前,我市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對進口冷鏈食品再次提出要求,凡從安徽省外采購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在貨物到達24小時前,如實向目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報備。”市市場監管局市場流通安全監管科科長唐保萍說,經報備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進入安徽省境內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進行“批批覆蓋、件件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取得《出倉證明》,在“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傳食品《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報關單》或追溯憑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消毒證明》》《《出倉證明》,生成“追溯碼”。“五證一碼”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才能進入市場流通或進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加工使用。“沒有取得‘五證一碼’的進口冷鏈食品,嚴禁上市流通和加工使用。”
“春節前夕,市市場監管部門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防控加大排查力度,嚴禁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違法違規采購、加工和食品沒有‘五證一碼’的進口冷鏈食品。”唐保萍說,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定要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合法合規的經營進口冷鏈食品,以此保障全市人民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嚴防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凍食品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