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局迅速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建立與運行技術指南》等工作部署,精準指導全自治區14個市、58個集中監管倉的建立和運行,統一監管倉的建設、設施設備、運行、衛生、人員、追溯與應急處置管理,規范進口冷鏈食品預約入倉、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及核驗出倉等要求,推動監管倉標準化建設。該局印發《廣西沿海港口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管理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進一步細化和規范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要求,明確由屬地集中監管倉開具出倉證明后方可出倉、上市銷售、加工儲存,壓實屬地集中監管責任,最大限度發揮集中監管倉“首站攔截”和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風險的重要作用。
該局加速實施“互聯網+大數據+集中監管倉”管理模式,在現有“八桂冷鏈通”追溯平臺基礎上,利用一周時間快速建成“八桂集中倉”監控系統,全自治區集中監管倉每日動態信息和進口冷鏈食品追溯信息全部接入國家平臺并實現互聯互通。該局派出7個冷鏈專班工作組,分赴各市,指導當地集中監管倉在入倉、消殺、核檢、裝卸貨等關鍵點位安裝高清攝像頭等監控設備,及時發現過程管控風險,實現對入倉進口冷鏈食品的網絡巡查、遠程可視化監管、線上風險預警,構筑事前“防”、事中“控”、事后“溯”的全閉環疫情冷鏈防控體系。
廣西是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的進口冷鏈食品出倉證明掃碼互認首批試點之一。為穩步推動此項工作落地,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于1月21日發布通告,將南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壯寧監管倉等4個集中監管倉作為出倉證明“省內互認”和“跨省互認”試點單位,同時明確了入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的出入倉要求和核驗流程。目前已初步實現4個試點倉開具的進口冷鏈食品出倉證明在廣西“一證通行”,實行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結果和預防性消毒結果的等效性互認,減少追溯信息重復核對,壓縮追溯時間成本,提高貨物流轉效率,形成追溯責任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