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提出實施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補短板工程。廣東積極部署,加快全省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由省供銷社牽頭,聯合各地政府共同建設,天業冷鏈公司具體落實,中建三局承建。
記者進入興寧項目占地約3萬平方米的冷庫看到,現場配置有叉車和運輸車,并已開始試運行制冷,一旁還配備干倉可做加工。“大家克服諸多困難,比合同工期提前約1/3完成項目。”中建三局廣東供銷天興冷鏈物流中心項目經理郭震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該冷庫所在位置距高速公路只有約6分鐘車程,運輸較為便利。“當初選址就考慮了運輸,力求做到農產品聚散都快。”省供銷社現場負責人說。
為充分發揮冷鏈骨干網對農產品流通的基礎作用,梅州在全市范圍布局。除興寧項目外,平遠、大埔、豐順、蕉嶺等系列冷鏈骨干網項目也正加快推進,目前已形成覆蓋全市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
事實上,興寧之外,東源、臺山2個項目也建成,6個項目總用地面積235.49畝,共投資6.78億元。
“冷鏈骨干網先期落成的項目,都是在農產品的主要產區,將有效補齊當地的儲運短板,讓優質農產品更好賣到粵港澳大灣區、賣向世界。”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邦郁說。
項目投產后,興寧、東源、臺山冷庫庫容量共達13萬噸,每年可提供農產品冷藏服務貨值30億元,解決就業650余人,帶動農戶超6600戶,為農民增收1.1億元。
“3個項目正式落成交付使用,標志著冷鏈骨干網建設邁入新階段。”省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計劃用3年建設覆蓋全省特色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一體化農產品冷鏈物流保障體系,打造農產品供應鏈服務平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目前謀劃的“冷鏈骨干網”由1個中心、2個區域網、3個運營平臺組成。其中,1個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庫已落地在佛山禪城區和廣州增城區。同時,還有農產品冷鏈物流產地、銷地網,包括在18市53縣(市、區)布局60個項目,規劃冷庫庫容160萬噸,立項投資總額131億元,目前已開工27個,并且已運營冷庫12座,冷庫庫容20多萬噸,本次落成的3個項目是冷鏈骨干網的第13至15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