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是指農產品及食品藥品在生產、運輸、儲藏、銷售等產業鏈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條件下,保證農產品、食品藥品等質量安全、減少腐敗變質、降低損耗、防止污染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冷鏈農產品、高端食品、生物活性藥品和溫控醫療器械的供應鏈集成業務對冷鏈物流的依賴度很高,冷鏈物流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生鮮食品貿易和食品深加工、醫藥產業發展。由于有溫控要求,貨品以食品、藥品為主,對倉儲、運輸、包裝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高冷鏈物流是物流行業中附加值較高的一個細分行業。
冷鏈物流價值鏈中,冷藏和運輸價值分別占到40%和30%,其他服務(例如包裝、訂單管理等)占30%,冷庫和冷藏車是冷鏈物流中最主要的配套硬件設施。冷庫建設是難度最大、能力要求最高的,主要是因為涉及到土地資源占用、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等問題。
二、冷鏈物流在海南省的機遇
01、政策支持
絕大多數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支持,海南省對于冷鏈物流行業的支持幾乎可以說是力度空前,尤其是省政府專門發布了《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瓊府辦〔2021〕33號文件,對于冷鏈物流發展做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
02、市場潛力
2021年7月海南省發布《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實現冷鏈食品進出島和配送冷鏈運輸率達85%,藥品進出島冷鏈運輸率達100%;國際冷鏈中轉服務產品冷鏈流通率達100%。
經預測,2025年海南全省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總量約4310萬噸,產值約9784億元。
根據《海南省人口發展規劃(2030年)》,2025年全省人口將突破1200萬人。預計2025年旅游人數將達到23601萬人。
以旅游人口在海南滯留3.15天計算,將形成204萬消費人口,加上候鳥人口約99萬人,全省消費人口將達到1503萬人。
按照全省城鎮人口人均需冷鏈主要消費品的消費量以及消費量增長率,預計到2025年全省農產品冷鏈消費總量約512萬噸,年均增速為7.4%。
2020年海南冷鏈物流市場約為1300億,如果按照《規劃》中的市場預測,到2025年,海南的冷鏈物流市場將會達到萬億級的市場體量,這樣的增速已經遠超國內GDP增長水平。
03、配套設施
《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按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求,高標準建成一批規模大、數字化、智能化的冷鏈物流設施。
全省新增冷庫總容量約1445萬m³。其中,新建國際中轉型冷庫約857萬m³;新建公共型冷庫約335萬m³;新建批發市場冷庫約66萬m³;新建農產品產地集散中心冷庫約4萬m³;新建和改造田頭預冷庫約35萬m³;新建檳榔預冷、保鮮庫約1136萬m³;新增藥品冷庫約100萬m³。
強化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零售性冷庫建設。推進冷鏈銷售終端在超市和便利店的投放。
到2025年,海南全省專業冷藏車的保有量約需2618臺。
建成海南冷鏈物流供應鏈數字平臺,培育一批全程冷鏈、全程監控、全程可追溯的示范企業和示范安全產品。
通過先進裝備技術應用,優化資源要素保障,提高運營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全省冷鏈物流成本。
引進和培育2-3家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培育2-3家冷鏈物流第三方供應商,打造2-3個食品冷鏈品牌。
《規劃》中的發展目標包括了冷鏈物流中的倉儲、運輸、配置等主要運作環節的設施設備建設,可以說貫穿了整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為海南冷鏈物流發展建設指明了方向,確立了目標,展示政府發展冷鏈物流產業的決心和信心。
04、空間布局
(1)國際冷鏈物流設施布局
基于海南特獨特的地理位置,海運和空運是進出島的主要運輸方式。依托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以洋浦為中心,???、東方、三亞、瓊海為重要節點的國際冷鏈設施服務體系。“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建國際中轉型冷庫約857萬m³。
(2)公共冷鏈物流基地布局
根據目前海南省城市生鮮農產品消費需求趨勢,在海南省常住50萬左右人口的市縣(海口、三亞、儋州、洋浦、文昌、瓊海、萬寧、澄邁、樂東等市縣區)布局公共冷鏈物流基地,2025年預計覆蓋人口約1095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的80.2%),冷鏈能力約114萬噸,冷庫容量達284萬m³。
公共冷庫服務于農貿市場、酒店、餐飲企業、連鎖超市以及零售網點,提供公共倉儲與冷鏈配送服務。
三、總結
從國家宏觀層面,海南省已定位為國家級自由貿易港,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展建設;中觀層面,海南省政府將冷鏈物流發展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點工作。
當下海南冷鏈物流的發展可以說具備了天時地利,如果冷鏈物流企業能夠抓住機遇,充分做好“人和”,讓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天時地利產生同頻共振,那么未來定將在海南收獲頗豐。
附圖1:海南省“十四五”國際冷鏈物流設施規劃布局圖
圖源:海南省政府辦公廳
附圖2:海南省“十四五”冷鏈物流基地規劃布局圖(50萬人口左右市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