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四創五優化】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冷鏈食品監管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1-09-23
區市場監管局高標準站位“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并防”的防控要求,在全市探索出以進口食品冷鏈防控專辦、進口冷鏈食品專倉為基礎,冷鏈追溯平臺為外部支撐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為全區疫情防控和建設更高質量食品安全機制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一是區市場監管部門成立了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專辦,抽調精干力量負責專辦日常工作。二是冷鏈專辦堅持“邊建、邊學、邊完善”的原則,以問題為導向,持續到一線檢查督導,現場解決問題3個,提升“兩專”運行效率。三是與市場局各分局簽訂了防疫責任狀,與各冷庫經營戶主體簽訂了疫情防控承諾書,切實提升經營者第一責任人意識,形成“兩級管控、三級落實”的冷鏈防控局面。
加強硬件建設,守牢冷鏈防控關口。探索建立了以專倉為中心、輻射管理各個冷庫的全區冷鏈防疫運行渠道。一是全面排查確定底數,經排查全區現有冷庫經營戶52家、冷庫64座,從業人員95人。二是以千奧宏都冷庫為硬件平臺,采取以租代建的模式,建立了獨立的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完善“三區兩通道”運行機制,確保集中監管運行規范。三是切實發揮大數據防控作用。在專倉設置了冷鏈食品追溯二維碼,與冷鏈追溯平臺信息進行全鏈條無縫對接,確保冷鏈環節監管無死角。
突出動態管理,實現全程管控。一是對來自境外、中高風險區域的冷庫、冷鏈食品,統一存放到專倉內。二是嚴格落實逢進必檢、批批檢測、消毒到位,全面掌握冷鏈食品衛生防疫動態。三是嚴格落實冷鏈從業者每周核酸檢測要求。對全區冷庫冷鏈全部建立了排查臺賬,杜絕冷鏈食品“體外循環”,確保進口食品監管無死角。四是明確入倉預約、入場卸貨、采樣檢測等各環節操作規范和各崗位工作職責。目前,全區已組織開展聯合監測195家次,采集食品及環境樣品3173份,結果全部為陰性;對一線監管人員及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完成核酸檢測32批次2558人次,結果全部為陰性。